<wbr id="0oqq2"><wbr id="0oqq2"></wbr></wbr>
<table id="0oqq2"><option id="0oqq2"></option></table>
<noscript id="0oqq2"><kbd id="0oqq2"></kbd></noscript>
  • <table id="0oqq2"></table>
  • <td id="0oqq2"></td>
    <td id="0oqq2"><option id="0oqq2"></option></td>
    <td id="0oqq2"><rt id="0oqq2"></rt></td>
    頁面
    配色
    輔助線
    重置
    首頁 > 健康提示 > 正文
    五一假期食源性疾病防控提示

    來源:食安所          發布時間:2022-04-26     文字大小:[][][]    打印頁面

      當前全球第四波新冠疫情仍處在高位水平運行,各地要嚴格遵守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盡量減少外出聚集就餐,堅決遏制疫情傳播蔓延。五一假期臨近,隨著氣溫回暖,食品安全問題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廣西疾控在此提醒大家提高食品安全意識,謹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食物進入人體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一類疾病。顧名思義,凡與攝食有關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都屬于食源性疾病。我國平均每6.5人中就有1人患食源性疾病,已經成為目前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常見的致病因素有很多:細菌性、真菌性、化學性,也有植物性、動物性... ...

      根據我區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顯示:每年各地發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屢見不鮮,其中由細菌引起的發病人數最多。常見的致病菌有:沙門氏菌、蠟樣芽胞桿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等。通常由于貯存不當導致的食物變質,加工時生熟不分或加熱不徹底引起,多見于熟肉制品、醬鹵肉、蛋制品、乳制品和糧食糕點類食品中。    

      預防細菌性食源性疾病,請牢記“食品安全五要點”:

      1.保持清潔;

      2.生熟分開;

      3.燒熟煮透;

      4.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近期野生植物生長活躍,每年發生毒蘑菇和有毒植物中毒事件屢見不鮮:其中因食用未熟透菜豆、發芽馬鈴薯,誤食桐子酸(桐油子或桐油果)、鉤吻堿(斷腸草)、烏頭堿(草烏、附子)等中毒事件較多。廣西野生植物資源豐富,且多地均有自制藥酒的習慣,因此要高度警惕:

      1.不隨意采摘或購買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等植物;

      2.妥善貯存、正確加工,尤其是集體食堂在烹調菜豆時,一次加工量不宜過大,確保燒熟煮透;

      3.不要盲目自制、飲用藥酒,不喝無標簽標識、浸泡藥材成分不清等來歷不明的藥酒;

      4.如有養生保健需要,應獲得專業人員指導下制備藥膳、藥酒;

      5.進食或飲用后一旦出現惡心、眩暈、胸悶、肢體麻木、全身乏力等中毒癥狀,應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并盡快就醫。


    上一篇:“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假期健康提醒
    下一篇:“五一”假期將至,廣西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機版

    服務熱線

    <wbr id="0oqq2"><wbr id="0oqq2"></wbr></wbr>
    <table id="0oqq2"><option id="0oqq2"></option></table>
    <noscript id="0oqq2"><kbd id="0oqq2"></kbd></noscript>
  • <table id="0oqq2"></table>
  • <td id="0oqq2"></td>
    <td id="0oqq2"><option id="0oqq2"></option></td>
    <td id="0oqq2"><rt id="0oqq2"></rt></td>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