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蚊子有點少”的話題在網上引起熱議。全國多地的網友都反映,感覺今年夏天的蚊子沒有往年多。真的是這樣嗎?廣西疾控中心專家為您解答有關防蚊問題。
1、今年廣西的蚊子數量、活躍程度等,與往年相比是否有所減少?
答:根據目前全區各地開展的蚊媒監測結果顯示,今年廣西主要蚊蟲種類的總體密度、季節消長趨勢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從3、4月份開始進入活動期,隨著溫度升高逐步進入高峰期。近期持續高溫天氣,是否會對蚊子活動繁殖產生影響還需要持續監測觀察。
2、有哪些原因可能讓大家產生“蚊子少了”的感覺?很多網友認為,今年夏天高溫天氣多,逼近40°C的天氣里,蚊子都熱死了,或是熱得不想動了。這種說法科學嗎?
答:影響蚊蟲季節消長的主要因素是溫度、雨量和蚊蟲的孳生習性。
溫度在20°C~30°C之間時,蚊子活動最活躍,溫度較低或較高都會影響蚊子的活動、生長繁殖。夏季白天高溫時間比較長,蚊子會減少活動,會讓人產生蚊子少了的錯覺。但是早晨太陽剛升起或黃昏后溫度降低時,或者在樹蔭下、草叢等陰涼的地方,蚊子仍然會出來活動,叮咬人或動物,因此還是要注意做好防蚊工作。
另外要注意的是,蚊子生存離不開水,吸血后會將卵產在各種水體里,幼蟲也生活在水里。夏季降雨過后,如果沒有及時清理積水,反而會利于蚊蟲孳生。
3、對公眾來說,蚊媒監測是個有意思的工作。我區蚊媒監測是怎么做的?監測結果會對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答:常用的蚊媒監測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采用誘蚊燈來監測成蚊的密度,利用蚊蟲的趨光性或者模擬動物釋放二氧化碳來誘捕蚊蟲,在一定時間內誘捕到的蚊蟲越多蚊密度越高;一種是通過檢查積水里面的蚊幼孳生情況來進行監測,在一定范圍內,有蚊幼孳生的積水數量越多則蚊蟲密度越高。
目前全區各市都設立有蚊媒監測點,根據疾病防控需要分別對傳播登革熱的伊蚊等重要蚊媒開展監測。經過連續多年的監測,已經基本掌握了我區蚊媒季節消長的規律。
因此,每年各地都會在蚊蟲繁殖高峰期到來前即三、四月份,發動各個社區單位、廣大群眾開展春季愛國衛生運動、愛國衛生月活動,集中開展蚊蟲孳生地清理、滅蚊等行動,為控制當年的蚊蟲密度奠定良好基礎。此外,各地也會結合疾病發生流行趨勢和蚊蟲監測結果,適時發布預警,這時也需要群眾積極配合,從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蚊蟲孳生地做起,從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做起,盡量避免前往有疾病流行的地區或蚊蟲密度較高的區域,一起為防控蚊媒傳染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4、家庭防蚊滅蚊應該如何做?
答:(1)安裝紗門紗窗,及時修補破損的地方,防止蚊子入侵;晚上睡覺可使用蚊帳避免蚊蟲叮咬;積水容器(水缸、瓦罐、蓄水桶等)應倒置或加蓋,避免蚊蟲孳生。
(2)每周“一查一清”:
定期檢查家里宜孳生蚊子幼蟲(孑孓)的積水容器,包括山水盆景、花盆托、富貴竹等水培植物的花瓶(盆)、蓄水桶(缸)、飲水機的水槽等,及時疏通溝渠,清理天臺、房前屋后的各類積水、垃圾,即便是小小的雞蛋殼也有可能成為蚊子幼蟲的孳生地。
蚊卵容易附著在容器內壁,換水后還應對容器進行刷洗;同時還要注意沖洗水培植物的根部。
(3)山水盆景、水培植物的花瓶(盆)可放養魚類,或定期投放持效滅蚊幼藥物。
(4)家里出現蚊子后,可使用蚊香、電熱蚊香片(液)、氣霧劑等衛生殺蟲劑及時進行殺滅。
(5)外出散步游玩時,盡量穿長衣長褲,也可提前在裸露的皮膚上涂抹驅避劑(驅蚊液),或噴灑在衣服上。
上一篇:2022年7月健康提示
下一篇:2022年8月健康提示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