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平安健康地享受秋高氣爽好時節,廣西疾控提醒您:本月要重點做好新冠肺炎、諾如病毒所致的感染性腹瀉、流感、登革熱、猴痘和食物中毒的預防與防范。
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圍內持續流行,全國本土疫情仍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反彈的態勢。國慶假期臨近,國務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倡導廣大群眾國慶假期在本地過節,減少跨地市出行。
預防措施:
1. 合理規劃。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出行前了解目的地及途徑地的疫情風險等級,盡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風險地區,配合做好“測溫、驗碼、核酸檢測”等防疫措施。
2. 做好防護。謹記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盡量減少到人群聚集、空間密閉、通風較差場所活動,保持一米線,咳嗽或打噴嚏注意遮擋口鼻。
3. 接種疫苗。請符合條件而未接種、未全程接種和未加強接種的人員盡快完成接種,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人,盡快完成接種。
4.健康監測。日常要密切留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如果有發熱、乏力、干咳等不適癥狀,盡早到就近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告知醫生14天活動軌跡及接觸史等情況。就醫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諾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瀉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流行的季節,諾如病毒具有傳染性強、感染劑量低、排毒時間長、免疫保護時間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點,使得學校、家庭、醫院、社區、幼兒園、旅游區等人群聚集場所,容易出現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疫情。
預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衛生。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應按照6步洗手法正確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沖洗20秒鐘。
2.注意個人飲食衛生。喝開水,蔬菜瓜果徹底洗凈,烹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貝類等海鮮類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3.患病期間做好隔離。患病人員應居家或入院隔離治療至癥狀完全消失后3天,患病期間盡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離接觸,尤其不要做飯或照顧老人和幼兒。
4.做好消毒工作。使用含氯消毒劑對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環境和物品進行消毒,清理被污染物品和場所時,應戴塑膠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觸污染物。
三、流行性感冒
近期我區優勢毒株為A(H3N2)型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改變使流感樣病例就診比例、病原學陽性率持續上升。
預防措施:
1. 接種疫苗。建議6月齡及以上沒有禁忌癥者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等重點人群,以及醫務人員、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托幼機構、學校、監所等場所工作人員。
2.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盡量減少到人群聚集、空間密閉、通風較差場所活動,咳嗽或打噴嚏注意遮擋口鼻。
3. 早就醫。出現流感樣癥狀(體溫≥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時戴口罩,及時就醫,避免帶病上學或上班。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目前我區已進入手足口病秋季流行期。
預防措施:
1.接種疫苗。接種EV71疫苗能預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的發生,建議6月齡~5歲兒童盡快完成接種。
2.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打噴嚏、咳嗽時注意用紙巾遮掩口鼻,并應及時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同時應指導兒童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掌握“七步洗手法”。
3.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潰瘍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五、登革熱
近年來,我區登革熱病例主要為輸入性病例,因目前東南亞各國登革熱疫情呈高水平流行。我國采取嚴格的入境管理措施,我區登革熱病例輸入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較低,但目前我區仍處于蚊媒活躍期,不排除輸入病例引起本地傳播的風險。
預防措施:
1.防蚊蟲叮咬。家中安裝紗門紗窗、使用防蚊用品、戶外活動時穿著長袖長褲、涂抹驅避劑等進行預防。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2. 清除蚊媒孳生地。翻盆倒罐,清除積水,水養植物定期換水,消除蚊蟲孳生場所。
3. 做好健康監測。前往東南亞、南美洲等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回后,做好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盡量避免外出,防止蚊蟲叮咬,并及時到醫院就診,如實告知旅行史或居住史。
六、猴痘
我國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重慶市已報告輸入病例,目前,我國對入境人員的隔離時間不能覆蓋猴痘的潛伏期(可達 21 天),難以通過隔離期間癥狀監測發現所有病例,且我國大部分人群(尤其是 1981 年以后出生人群)無天花疫苗接種史,缺乏對正痘病毒(包括猴痘病毒)感染的免疫保護,對猴痘病毒普遍易感,在周邊國家及我國部分地區已報告病例的情況下,疫情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
預防措施:
1.從疫情國家和地區入境人員,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特別是與猴痘患者有過密切接觸人員,一旦出現皮疹、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旅行史和接觸史。
2. 正在或計劃前往疫情國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員,需關注所在國的猴痘疫情信息,了解猴痘預防和治療的相關知識,避免接觸嚙齒類和靈長類動物(包括動物的血和肉),食用前必須徹底煮熟。如果必須接觸猴痘病人,應避免身體密切接觸,避免與可疑感染者發生性行為,避免共用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衣物等),照看或探視病人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一次性乳膠手套、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隔離衣等)。注意做好手部衛生,及時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動水下洗手。
七、食源性疾病
10月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和有毒植物中毒高發期,尤其秋季是各類果實成熟的季節,兒童、小學生誤食桐油果等有毒果實的風險較大。
預防措施:
1.注意用餐衛生。外出選擇正規的、衛生環境良好的餐館就餐;在家加工食材注意生、熟分開;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生吃蔬果要洗凈;不喝生水。
2.注意個人手衛生。飯前便后、處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裝前后、接觸寵物、處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
3.清潔消毒。餐具和廚具要用流動安全的水沖洗、晾干,并經常蒸煮消毒,廚房環境要清潔。
4. 不隨意采食野生植物。不隨意或“憑經驗”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野果、野菜。
上一篇:國慶期間健康提示
下一篇:2022年11月健康提示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