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期的到來,我國南、北方最近持續出現高溫天氣。高溫會對人們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易發生中暑情況。為了應對高溫,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還要做好營養保障。
高溫環境下,胃腸運動減弱,同時唾液、胃液、胰液、膽汁、腸液等消化液分泌減少,胃液酸度降低,消化功能減退,并常常出現食欲減退。另外,機體代謝率增加,大量出汗,鈉、鉀、鈣、鎂等礦物質丟失較多,使機體對蛋白質、鈉、鉀、鈣、鎂、鐵、維生素C、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A和水等需要量增加,尤其是高溫作業的人群,更要注意能量和營養素的攝入。
高溫環境作業人員能量與營養素需要 | ||
|
建議量 | |
能量(kcal) |
環境溫度在30℃-40℃之間,每增加1℃,增加0.5%能量攝入 | |
蛋白質供能比 |
12% | |
脂肪供能比 |
不超過30% | |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
不低于58% | |
鈣(mg) |
1000 | |
鐵(mg) |
男:16-18 |
女:22-24 |
鋅(mg) |
不低于15 | |
氯化鈉(g) |
|
|
全天出汗量3-5L |
15-20 | |
全天出汗量>5L |
20-25 | |
維生素C(mg) |
150-200 | |
硫胺素(mg) |
2.5-3.0 | |
核黃素(mg) |
1.5-2.5 | |
維生素A(視黃醇當量μg) |
1500 |
摘自《中國營養科學全書》
為保障高溫環境下身體的營養需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膳食中蛋白質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12%左右,其中優質蛋白質應占一半以上。含優質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包括瘦肉、魚、蛋、牛奶、黃豆及豆制品等。
2、多吃含鉀、鈣、鎂、鐵等豐富的食物。由于缺鉀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因此膳食中可以多配一些含鉀豐富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豆類等。綠色蔬菜、堅果、粗糧含有豐富的鎂。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都含有豐富的鈣。動物肝臟、瘦肉、動物血是鐵的良好來源,含量豐富吸收好。動物性食物含鋅豐富且吸收率高,如牡蠣、瘦肉、動物內臟等。
3、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按出汗量多少飲水,出汗量多,飲水量就有適當增多。另外,不能等口渴才喝水,要定時喝水,少量多次。可選用白開水、茶水、檸檬水、綠豆湯等。如果出汗較多,應補充鹽分,可選擇一些運動功能飲料,或者在白開水和茶水中適量加點鹽(0.1%含鹽量)。除此之外,還可通過膳食給予水鹽,例如每餐做點菜湯、魚湯、雞湯等,既補充水分和鹽,又可增進食欲。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白開水還是各種飲料、湯,都不宜太熱,過熱會增加出汗,也不宜太冷,否則對正在受熱的機體是一種強烈的不良刺激。
4、多吃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維生素A等的食物。含維生素B1較多的食物有花生、瘦豬肉、豆類、小麥粉、小米等;含維生素B2和維生素A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蛋類以及奶類等;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較多的食物為各種新鮮的水果和綠葉蔬菜。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補充維生素制劑,或食用強化食品進行補充。
5、精心烹調,促進食欲。食物清淡,多采用蒸煮燉等方式,少煎炸。使用蔥、姜、蒜、食醋等調味品,既可促進食欲又可促進消化。多吃蔬菜水果,不同品種、不同顏色搭配。保持就餐場所涼爽。
另外,在保證營養需要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衛生。在夏季高溫、高濕環境中,各種致病微生物繁殖加速,食物易腐敗變質,在食物的購買、加工和儲存等各環節都要注意。盡量不去衛生條件差的路邊攤點、大排檔等就餐。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