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20日,由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廣西CDC)舉辦的2009年廣西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工作會議在南寧市桃源飯店召開,來自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貴港市、梧州市、河池市、防城港市、橫縣、田陽、南丹等10個市、縣和廣西疾控中心的7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自治區衛生廳疾病控制處黎火佳副處長、衛生執法監督處閆文主任、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唐振柱副主任等領導出席了會議開幕式并致辭。在開幕式上,黎火佳副處長指出,今年是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第一年,食品安全監測與評估工作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必要技術手段,是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法規、標準和政策的重要基礎。2008年發生的三鹿牌嬰幼兒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充分顯示,必須提高對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監測、評估能力和預警水平,進一步加大食源性疾病防控力度,這是《食品安全法》賦予衛生部門的職責。因此,在6月1日正式實施《食品安全法》前召開此次會議意義重大。
據悉,全國“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監測網”工作從2000年啟動至今,從最初的9個省、直轄市發展到2008年16個省、直轄市參加了食品污染物監測網,21個省、直轄市參加了食源性疾病監測網,覆蓋全國人口80%以上。廣西于2002年加入全國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6年來,經過各監測點的努力,我區“兩網”工作獲取了近12余萬的食品污染物監測數據,初步建立了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數據庫,為我區食品安全預警、構建全國食品污染物數據庫、制訂食品衛生標準作出了貢獻。今年2月在武漢舉行的全國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會議上提到,我國要通過2009至2010年兩年的努力,在全國建立起覆蓋各省、市、縣并逐步延伸到農村地區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因此今年我區也將在原有監測點的基礎上,增加梧州、防城港、河池等監測點,以逐步建立健全我區的監測網。盡管我們目前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距離國家的要求和兄弟省份的水平我們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廣西食品安全的形勢仍然相當嚴峻。為此,黎副處長對今后的監測工作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要充分認清形勢和責任,增強緊迫性,增強對食品安全監測與評估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發揮衛生部門的技術優勢,找準定位,做好相關工作;二是各監測單位及專業人員思想上要重視兩網工作,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按照2009年廣西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監測等工作計劃的要求,繼續認真制定本地的實施方案,科學、合理組織安排好本級的采樣和檢測工作;三是做好質量控制,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四是有效利用兩網的數據,充分發揮監測數據的作用,逐步開展預警、預報工作。廣西CDC唐振柱副主任在會上對《食品安全法》的有關條款進行了解讀,并介紹了我區2008年食源性哨點醫院監測工作的情況和2009年的監測計劃。會議期間,廣西CDC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科、理化檢驗科和微生物檢驗科負責監測網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分別對2008年廣西的“兩網”總結、2009年廣西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計劃、全國食品污染物監測數據匯總軟件等內容進行了介紹和講解。柳州、桂林、貴港CDC的代表也在會上就本區域2008年的監測工作進行了總結交流。
與會代表還對2009年工作計劃和目前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組討論。通過討論基本明確了目前監測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統一了工作實施細則。最后,唐副主任進行了會議總結,他認為通過本次會議,大家對“兩網”監測工作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思路,增強了完成監測任務的信心。但目前在檢驗人員培訓、監測經費和醫院哨點監測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進一步做好這些工作,各監測點領導要加強領導和督促,逐步提高監測數據的質量,順利完成國家下達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任務,使廣西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個新臺階。
上一篇:廣西CDC首次從腹瀉病例中檢測人星狀病毒
下一篇:共青團廣西區疾控中心獲區直團工委2008年度“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