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以來,廣西9個市出現了暴雨和大暴雨,部分市出現了嚴重的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為保障災區群眾的飲食和環境衛生安全,預防疾病發生,我中心迅速制訂了《201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抗洪救災防病應對方案》,中心內建立了抗洪救災防病指揮機構和由30名技術骨干組成的6支抗洪救災防病工作隊,明確了職責、工作流程、工作紀律;根據衛生廳指示,先后派出了5支工作隊共22人次分赴各重災區指導救災防病。
6月3日,為協助遭受50年一遇暴雨成災的忻城縣抗洪救災,由中心主任唐振柱主任醫師帶隊、應急辦主任龔健主任醫師、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科副科長鐘格梅副主任醫師和科員黃江平主管醫師、司機周汝來和秦熊輝共6人組成的工作隊,攜帶消毒殺蟲藥品萬消靈粉100公斤、萬消靈片15箱、大功達100公斤,生活物質方便面703件、火腿腸15件、榨菜4件前往。到達后立即乘坐沖鋒舟到受災最嚴重的北更鄉查看災情,向當地政府和衛生部門了解衛生防病情況,評估衛生需求,現場給予衛生防病技術指導。針對當地衛生部門缺乏抗洪救災防病經驗的具體情況,連夜幫助起草了《忻城縣洪澇災害衛生防病工作方案》和該方案的兩個附件《洪災期間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措施》及《洪澇災區居民衛生保健建議》。有力支持了當地就救災防病工作。
6月6日,為協助因暴雨遭受地陷地質災害的來賓興賓區抗災防病,根據衛生廳指示,中心主任唐振柱主任醫師再次帶領應急辦主任龔健主任醫師、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科副科長鐘格梅副主任醫師和司機古今共4人到達災區現場。在災民安置點,調查了群眾飲水、飲食、環境、糞便處理等衛生情況,對災區災情、傷病情、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及傳染病監測開展能力進行了評估,并在現場提出了指導意見。
6月8日,為協助調查處理平南縣潯江河段漂浮死豬衛生問題,根據衛生廳指示,我中心派出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科副科長黃兆勇副主任醫師、消殺與媒介控制科副科長唐小蘭副主任醫師和1名司機共3人組成調查處置工作小組,奔赴平南縣開展相關衛生問題調查處理及災后衛生防病指導工作。到達平南縣后,立即聽取了縣衛生局和疾控中心關于近期抗洪救災和潯江河段發現漂浮死豬后所開展的衛生防疫工作情況匯報,對傳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發生情況與去年同期進行了對比分析,就本次事件提出了疾控部門的工作重點,并就衛生宣教重點和動物疫區環境消毒和死豬無害化處理進行了詳細指導。向貴港、平南衛生局及疾控中心提出了作好疫情監測、飲用水監測及健康宣教工作,加強與其它相關部門信息溝通等工作要求。經各方努力,漂浮死豬已打撈并全部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6月14日,為協助調查武宣死豬事件,根據衛生廳指示,我中心派出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科科長劉展華主任醫師和黃立嶸醫師、媒介與消殺科副科長唐小蘭副主任醫師等3名技術人員和1名司機連夜出發。在武宣縣,先后走訪了事發地及其周邊地區的東鄉鎮河馬衛生院、金崗村衛生室、金崗村3戶養豬戶,查閱了河馬衛生院的門診日記、發熱登記本、9歲以下兒童患病登記本,訪談了東鄉鎮和三里鎮衛生院院長,現場觀察了東鄉鎮金崗村環境衛生狀況。針對調查結果,對疫情監測、食品安全、個人防護、飲水衛生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6月14日,為協助因暴雨遭受山體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蒼梧縣抗災防病,根據衛生廳指示,我中心緊急派出鼠疫防治科科長梁江明主任醫師、消殺與媒介控制科副科長馮向陽副主任醫師、結核病防治科趙錦明醫師等3名技術人員和2名司機于當天15時30分趕赴蒼梧縣。在蒼梧縣,聽取了縣衛生局、疾控中心領導的工作匯報,查看了當地有關方案和工作資料,并步行到災情最嚴重的沙頭鎮雙尚村現場了解受災情況,指導防病工作。根據受災情況和已開展的衛生防病工作情況,就衛生宣傳教育、災民安置點環境衛生、災后大面積消殺、飲用水和食品安全、基層傳染病監測、救災工作人員衛生防護等方面向當地衛生局和疾控部門提出了建議。
至今,災區無傳染病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