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廣西CDC)是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辦發[2001]91號文、桂編[2000]99號和桂編[2002]8號文的要求,在原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防疫站、廣西壯族自治區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分別成立于1954、1958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健康教育所(成立于1959年)的基礎上,于2001年8月正式重新組建的正處級全民公益性衛生事業單位,同時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編委批準增掛“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監測檢驗中心”、“廣西預防醫學研究所”牌子,并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健康教育所”牌子。
廣西CDC是集全區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疫情報告及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干預、實驗室檢測分析與評價、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技術管理與應用研究指導為一體的全民公益性衛生事業單位,還是全區衛生監測檢驗業務技術的指導中心。
廣西CDC是全自治區疾病控制人員培訓基地,是廣西醫科大學、右江醫學院、桂林醫學院等高校的實習單位,是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人才培訓基地,是衛生廳授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培訓基地,衛生部授予的艾滋病臨床培訓基地,負責全區疾病控制人員的現場流行病學、疾病監測檢測等技術培訓工作。目前中心有博士11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研究生75人,在職研究生69人,大學本科142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116人(其中正高38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160人;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榮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3人為廣西優秀專家,5人入選廣西十百千工程人才工程人選,6人受聘廣西醫科大學、廣西大學等高等院校的碩士生導師。中心于2006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廣西疾病預防與控制人才小高地;2008年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經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批準,在我中心設置“艾滋病防控關鍵技術”八桂學者崗位,現面向海內外公開誠聘高層次領軍人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 選聘崗位
|
序號 |
設崗單位 |
八桂學者崗位名稱 |
類別 |
|
1 |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艾滋病防控關鍵技術 |
自然科學類 |
二、崗位支撐平臺的建設情況
廣西CDC是廣西全區疾病預防控制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業務和科學研究指導中心,1988年建立了廣西艾滋病確認實驗室(衛生部);1999年通過省級一等衛生防疫站的評審(衛生部);2004年作為廣西衛生系統首家通過了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的現場評審,并于當年取得實驗室國家認可資格實驗室,出具的檢驗報告在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以互認。
廣西CDC結合疾病防控工作,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2011年廣西CDC獲各級各類成果獎6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獎4項,中華預防醫學會預防醫學獎、科學技術獎各1項,廣西科技進步獎25項,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30項;2項成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已獲批準,1項已通過初審。
目前,中心作正在開展的艾滋病科研課題25項,其中作為責任單位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作為合作單位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4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省級科技課題10項、廳級科研課題5項。自2005年以來,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技術人員在國際、國家和省級刊物發表論文1000余篇。
三、選聘條件
(一)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道德高尚,學風嚴謹,品行端正;
(二)學術造詣深厚,在艾滋病防控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和突破,并在艾滋病防控領域有較大影響;
(三)具有較強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主持過省部級以上重點課題研究、重大科研攻關項目、重大工程技術項目,注重加強學術梯隊建設,善于培養中青年科研技術骨干,能夠帶領本科研創新團隊協同攻關;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從事艾滋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0周歲,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年齡;
(五)八桂學者每輪聘期5年。全職應聘的,每年必須在設崗單位工作9個月以上;非全職應聘的,每年要有1個月的連續到崗工作時間,且每年累計到崗工作3個月以上;
(六)優先考慮博士、主持過國際、國家級重大科學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
四、崗位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主持實施本崗位創新發展規劃,為廣西艾滋病防控的發展出謀劃策,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二)組織申報并主持實施國家級艾滋病防控有關科研項目和自治區重點科研課題、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重大工程技術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
(三)推進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帶領科研創新團隊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提升廣西艾滋病防控工作在國內外的地位和影響力;
(四)負責所帶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培養中青年科研技術骨干,帶動本行業、本領域人才梯隊建設;
(五)完成聘任合同規定的其他工作任務。
五、支持方式
(一)配備4—6名中青年科研技術骨干,組成科研創新團隊;
(二)自治區財政在八桂學者聘期內,每年給予每位全職八桂學者20萬元稅后崗位津貼,按照實際工作時間給予非全職八桂學者每月1.5萬元稅后崗位津貼;每年給予每位八桂學者所帶科研創新團隊20萬元稅后崗位津貼,由八桂學者根據團隊成員的實際貢獻自主分配;每年為八桂學者提供科研補助經費60萬元;
(三)自治區財政對從區外引進的全職八桂學者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稅后安家費(住房補貼),區內受聘八桂學者未享受房改優惠政策的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稅后安家費(住房補貼);
(四)在聘期內,我中心為八桂學者及其科研創新團隊提供的配套科研經費不低于500萬元,其中啟動經費不低于200萬元;同時,提供科研所需的實驗室、辦公室、儀器設備、交通、通訊工具等;
(五)在聘期內,全職八桂學者、科研技術骨干享受設崗單位按國家規定提供的工資、福利、保險等待遇;非全職八桂學者、科研技術骨干的工資、福利、保險等待遇由原所在單位負責;其他有關待遇,由我中心根據實際情況,商受聘八桂學者確定;
(六)我中心為八桂學者提供100平米左右的住房;
(七)在聘期間對由八桂學者領銜以我中心名義發表的論文以及獲得的成果給予獎勵,獎勵辦法按中心“關于調整科研課題經費匹配和科技獎勵標準的通知”(桂疾控〔2011〕424號)進行獎勵:(1)發表在SCI學術期刊的論著,獎勵4000(元)×影響因子;(2)國家級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心人員為第一完成人,獎勵100000元,中心人員為第二完成人,獎勵50000元。
六、選聘程序
(一)擬應聘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向我中心提出申請,填寫《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學者申請表》,并按要求提供相關材料;
(二)我中心對申請人員進行初步遴選,提出推薦人選名單,呈報自治區衛生廳;
(三)自治區衛生廳組織評審,提出擬聘意見;
(四)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審核同意后,我中心與受聘專家學者簽訂聘任合同。
七、應聘材料
(一)填寫《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學者申請表》;
(二)提供其他相關材料,主要包括:
1.申請人的學歷、學位、職稱證書、現任職務任職文件(復印件);
2.申請表中列舉的科研立項、科研獲獎、授權發明專利證明材料(復印件);
3.申請表中列舉的論文全文、刊載雜志封面及目錄(復印件);
4.申請表中列舉的著作封面、目錄(復印件);
5.申請人擔任國際、國內重要學術職務的任職證明(復印件);
6.申請人擔任國際學術會議重要職務,以及在國際學術會議作大會報告、特邀報告的邀請信函或通知(復印件);
7.申請人的配偶、子女的簡要情況;
8.申請人的聯系方式(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
上述《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學者申請表》和其他相關材料(A4紙雙面復印,制作封面及目錄,左側裝訂成冊。),一式20份,請于2012年7月20日前寄至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所。(請在信封上標注“八桂學者”字樣),同時將電子版發送到chenyi1109@126.com。
八、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所
郵政編碼:530028
聯 系 人:陳怡
聯系電話:+86-771-2518838 13977127408
傳真號碼:+86-771-2518838
電子郵箱:chenyi1109@126.com;
單位網址:www.sicqg.net
附件:1.《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學者申請表》
2.《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學者制度試行辦法》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附件:/《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學者制度試行辦法》
上一篇:自治區疾控中心污水處理站設備維修及排水改造工程中標公告
下一篇: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發疫情處置工作規范(2012版)》的通知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