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所)、各支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防性健康體檢科科長、副主任醫師唐志榮同志,2012年9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48歲。唐志榮同志1964年10月出生,瑤族,廣西灌陽縣人。1987年參加工作,199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唐志榮同志在短暫的人生歷程中,忠于使命,樂于奉獻,用心用情防治重大疾病,對黨、對人民、對醫療衛生事業無限熱愛、無限忠誠,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全部奉獻給了自己鐘愛的事業,不愧為一位保障人民健康的堅強衛士。他25年短暫執業生涯中,無論是從事內兒科、計免工作,還是從事艾滋病治療和關懷、皮膚病、性病防治工作,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多次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授予“管理創新特別貢獻獎”、“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榮獲2010年度、2011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優秀科所長”稱號,榮獲2011年度全區衛生系統“艾滋病防治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自治區衛生廳、人事廳已于其生前向國家衛生部、人力資源保障部推薦申報“全國艾滋病防治先進個人”稱號。他用生命詮釋了當代疾控人的核心價值觀,詮釋了新時期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崇高追求,詮釋了疾控人獻身人民健康事業的大無畏精神。
為樹立我們身邊的先進典型,倡導時代新風,弘揚“團結、進取、務實、敬業、開拓、奮進”的疾控人精神,實現“科學防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中心決定,在全中心廣泛開展向唐志榮同志學習的活動。
向唐志榮同志學習,學習他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的進取精神。
唐志榮同志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學以立德、學以增智。他不僅利用業余時間讀完碩士課程,特別是在2001年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后,面對艾滋病治療的高風險,自愿到北京艾滋病專科醫院進修學習,學成歸來后,于2003年7月,在門診開始接診并治療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同年12月在門診建立了廣西第一個艾滋病抗病毒治療門診,在接診的過程中,他帶領科室人員積極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開展艾滋病病人咨詢工作,面對談“艾”色變,在人人懼怕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面前,他不但沒有膽怯、沒有歧視他們,而是以一個醫生崇高的職業道德主動地去貼近他們、關愛他們,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去一個醫生的愛心,他的醫德醫術和對病人的愛心、關心,不僅感化著患者,也同樣感化每位身邊的醫護人員。期間他先后到了廣西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學習,還到了香港九龍灣健康治療中心、伊麗莎白醫院、瑪珈烈醫院進修艾滋病的診斷、治療和關懷,不斷提高自己的醫術。他牽頭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和項目實施,參加兒童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研究;成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療適宜策略研究,二期艾滋病疫苗安全性研究等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研究,為優化兒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成人抗病毒治療提供了參考依據。他被聘為國家衛生部艾滋病臨床專家工作組專家,廣西艾滋病臨床專家組秘書、專家。參與《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手冊》第二、三版的編寫,他不愧為一位業務精湛的優秀專家。
向唐志榮同志學習,學習他把病人當親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唐志榮同志25年如一日,奮斗在醫療衛生工作的第一線,特別是為了他無比熱愛的艾滋病防治事業,不畏艱難,奮勇拼搏,經常加班到深夜,放棄節假日與家人團聚的休息時間,把病人當親人,深受病人的愛戴和信任。艾滋病人往往心理承受著各種壓力,有時會做出許多過激的舉動,唐志榮每次都勇敢地站出來跟病人溝通交流,一次次平息了事態的發展,這樣的故事有很多。2005年的一天,柳州市有個3歲的艾滋病孤兒,由于他的奶奶、叔叔和親戚都恐懼艾滋病,無人看管。唐志榮得知后親自到柳州把孩子接到了中心的門診,給他進行全面體檢,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在唐志榮醫師的治療和關懷下,現該兒童身體狀況良好;2010年11月,柳州市郊又有一艾滋病孤兒阿龍,父母因感染艾滋病雙亡,沒有人敢親近他,他只能與一條家養的狗做伴,被媒體廣泛負面報道。唐志榮獲悉后曾多次到阿龍家為他抽血檢查身體,并把阿龍接到了我中心門診部親自關懷治療,并鼓勵他面對現實,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戰勝病魔,目前阿龍身體狀況很好,活潑、可愛。他生前還一直親自為20多名艾滋病孤兒定期體檢,定期治療,使這些艾滋病兒童得以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他無時不在為艾滋病人這一特殊群體爭取更好的治療機會和生存環境。他不愧為一位深受病人愛戴和無比信任的好醫生。
向唐志榮同志學習,學習他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優良作風。
在從事艾滋病治療工作近十年間,唐志榮同志為了使治療達到更好效果,保證病人良好的依從性,他探索出了一個以醫生、護士、咨詢員為團隊的艾滋病治療關懷模式,在全區推廣應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也被其它省借鑒應用,得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的肯定。近十年間唐志榮同志共接診治療成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3400多人,艾滋病兒童350多人,艾滋病陽性孕產婦母嬰傳播阻斷120多人。他探索出一個艾滋病臨床進修跟班2個月培訓的模式,被衛生部所采納,因此,廣西疾控中心門診部2005年底被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指定為“國家艾滋病臨床進修培訓基地”,他負責教學和帶教,6年共舉辦24期艾滋病臨床進修班,共培訓區內外各地艾滋病治療、咨詢學員269人.完成了短期培訓班25期,共培訓學員2870人,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艾滋病診療技術骨干,建立起一支合格的艾滋病醫療救治隊伍。通過七年的努力,他進一步完善治療體系,牽頭在區內指導建立了77個免費抗病毒治療點,包括了4所自治區級醫療機構、14所市級醫院、49 所縣級醫院、4所監管場所。累計治療病人25850人,接受抗病毒治療的病人病死率是3.3/100人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為此,2008年度、2010年度榮獲國家抗病毒治療質量獎,2011年獲國家擴大抗病毒治療獎。他生前正在嘗試鄉鎮抗病毒治療延伸點建立,更有利于病人就近治療,減少了治療費用。他不愧為一位優秀的科所長。
向唐志榮同志學習,學習他為人正直、質樸親和的優秀品德。
唐志榮同志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艱苦的家庭條件培養了他勤儉、淳樸、踏實的性格。唐志榮同志對待同志誠懇真摯,襟懷坦白,熱心助人,深受大家的尊重和愛戴。對待工作他嚴謹審慎,善于獨立思考,認準了的成熟正確的治療方案,大膽實施,堅持原則,切實做好每項工作。對待個人名利,他從不患得患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他始終堅持以黨性原則要求自己,把“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為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的一生廉潔奉公,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處處以黨員的標準規范自己的行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以自己的模范行動教育和影響周圍的人們;他謙和謹慎,平易近人,始終保持質樸勤奮的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員本色,牢記黨的宗旨,他不愧為一位優秀共產黨員。
向唐志榮同志學習,學習他公而忘私,超越自我的赤子情懷。
為了了解基層工作情況、處理病情、指導工作,利用休息時間經常組織專家到全區各抗病毒治療點技術指導變成了家常便飯。唐志榮同志協助自治區防艾辦起草了抗病毒治療規范的各種文件、通知、攻堅工程-醫療救治工程實施方案等,進一步規范了全區艾滋病醫療救治工作;積極組織參加自治區衛生廳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導,不定期組織專家到全區各抗病毒治療點技術指導工作,每年25次以上到全區各抗病毒治療點現場技術指導、病例分析。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和作奉獻的機會越多,就意味著奉獻給家人日子會越少。作為一名防艾工作者,出差和加班是家常便飯,以致他幾乎沒有時間能幫助妻子做點家務事,幾乎沒有時間能輔導一下兒子的學習,幾乎沒有時間能在父母長輩面前盡盡孝心。他把對親人的眷戀和牽掛,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更多的情感獻給了他鐘愛的防艾事業。正是這種對事業的赤誠之心,使他在身體已經嚴重不適的情況下,也不去醫院看病檢查治療,依然堅持工作,生命不熄、奮斗不止。
唐志榮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集中體現了新時期我區疾控工作者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行業特點和榜樣的力量,是全中心廣大干部職工學習的楷模。中心全體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開展向唐志榮同志學習活動,對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凝練疾控行業核心價值觀,弘揚疾控文化,推動全區疾控事業的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深刻領會唐志榮同志先進事跡的精神實質,切實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投身于學習活動。各科所要結合工作實際,創新學習宣傳形式,積極營造學習活動氛圍,迅速掀起學習熱潮,確保學習活動取得實效。要通過學習,進一步激發斗志,凝聚力量,使中心每一位干部職工都從中受到教育和鼓舞,奮勇拼搏,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共同譜寫新時期我區疾控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委員會
廣 西 壯 族 自 治 區 疾 病 預 防 控 制 中 心
2012年10月15日
上一篇: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委員會關于追認唐志榮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的決定
下一篇: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2年公開招聘實名制編制工作人員公告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