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熱(EHF)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今年3月以來,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尼日利亞等西非四國先后發生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目前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此次西非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做好我區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預防和控制疫情的輸入、傳播和蔓延,保障公民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 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部署,堅持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通過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措施,盡最大可能防范埃博拉出血熱輸入我區;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報告、診斷可能輸入的病例,并科學、規范、高效的開展處置應對;控制疫情傳播和蔓延,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公眾健康的影響,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維護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
二、 工作原則
堅持“極端重視、密切關注,聯防聯控、防控為主,外堵輸入、內防擴散,依法依規、科學應對”原則。
三、 組織措施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牽頭建立自治區應對埃博拉出血熱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建立工作會商制度、信息通報共享制度和督辦檢查制度。成員包括: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教育廳、公安廳、外事辦、商務廳、食品藥品監管局、體育局,南寧海關,各有關市人民政府。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將適時調整成員單位。
四、 工作任務
(一)完善工作機制和方案。
在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框架下,建立完善重大事項會商制度和聯絡員例會制度,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必要時隨時召開(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牽頭負責)。建立信息通報共享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定期通報疫情信息和工作進展,重要情況隨時通報(各成員單位負責)。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根據職責分工和疫情發展形勢,制定本部門防控工作方案(各成員單位負責)。
(二)開展疫情形勢研判。
密切跟蹤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發展態勢,及時了解掌握國家防控策略、應對措施和工作要求(各成員單位負責);組織開展疫情形勢研判,及時通報研判結果,為做好疫情防范和應對工作提供必要依據(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牽頭、廣西檢驗檢疫局等部門配合)。
(三)做好口岸衛生檢疫工作。
做好口岸衛生檢疫工作。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部署,細化落實口岸衛生檢疫相關措施,對出入境人員尤其是疫區國家人員及其攜帶物、交通工具、集裝箱、貨物、郵寄物等實施嚴格的衛生檢疫;加強口岸留觀病例、疑似病例排查,評估判定病例密切接觸者并采集有關信息通報相關部門;嚴禁來自疫區的尸體、人體組織、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和動物及其產品入境(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各口岸海關配合)。做好重點人員管理工作。加強對來自疫區的務工返桂人員、留學生、大型活動代表、參賽運動員、商務、公務人員等重點人員的排查和管理,收集相關人員信息并通報相關部門,并協調配合做好對該類人群的入境衛生檢疫和后續監管工作(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自治區外事辦、體育局、商務廳、教育廳、衛生計生委,“兩會”指揮中心、賽事組委會、相關地方政府負責)。加強重點邊境、口岸等管控,加大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并查處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人員,特別是加強來自疫情發生國人員的登記管理(自治區公安廳負責)。摸清從非洲返鄉務工人員底數,重點做好上林縣、資源縣從非洲返鄉務工人員的防范工作(南寧市、桂林市政府負責)。
(四)加強疫情監測和報告。
根據國家相關方案和指南,完善細化我區埃博拉出血熱防控方案,指導各地衛生計生部門按照方案切實做好埃博拉出血熱疑似病例監測、排查、報告、管理,加強傳染病防控監督執法力度(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負責)。建立疫情直報制度,留觀病例、疑似病例應當在2小時之內通過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確診病例還應當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系統進行報告,監測結果定期通報各成員單位(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負責)。一旦發現病例,按照相關要求,迅速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組織落實來自疫區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健康監測、追蹤和管理(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牽頭,自治區教育廳、公安廳、外事辦等成員單位、地方政府配合),指導區內有關高校做好外國留學生尤其疫情發生國留學生的疫情監測工作(自治區教育廳負責)。
來自疫區的入境人員:對已排除密切接觸可能的人員,告知并要求其入境自我健康監測21天(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牽頭,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對符合密切接觸者定義人員,要求實施21天隔離醫學觀察(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牽頭,各相關成員單位配合屬地衛生計生部門落實)。對留觀或疑似病例,立即按相關方案和要求落實信息報告、病例排查診斷、隔離、轉運、救治等工作(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負責、相關成員單位配合)。如在區內其他場所(非口岸)發現密切接觸者、留觀或疑似病例,當地人民政府按相關預案和方案在自治區相關部門指導下立即組織落實信息報告、病例排查診斷、隔離、救治等工作,自治區相關部門立即參與應急處置工作(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牽頭,當地人民政府,相關成員單位配合)。
(五)落實病例轉運與醫療救治措施。
根據國家有關要求,制定病例轉運方案,一旦明確留觀疑似或確診病例,指導當地醫療衛生部門做好病例轉運,并負責轉運的指揮調度工作,制定病例救治方案,確定定點救治醫療機構和定點留觀醫療機構,組織開展留觀、疑似、確診病例的診療和標本采集工作,組建防控救治專家組,指導各地埃博拉出血熱診斷和救治工作。根據國家有關埃博拉出血熱診療方案以及醫院感染管理、消毒管理、醫療廢物管理等法律法規,做好院內感染控制,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做好相關人員防護,防范發生院內感染和生物安全事故,嚴防疫情擴散(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負責)。
(六)做好培訓與物資儲備。
按照國家相關防控和診治方案和指南,加強醫護人員專業知識培訓,包括埃博拉出血熱防控、診治的知識,熟悉疾病防控病例識別診斷,防護要求、設備使用、設施和器械消毒、醫療廢棄物處理等,提高疫情防控和診治能力(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做好防控相關藥品、防護設備的醫療物資的準備工作(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七)加強大型活動和賽事疫情防范工作。
做好國際大型活動的疫情防范應對。2014年,重點落實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第11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兩會”)和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相關疫情防范和應對工作。針對參會(賽)人員出入境、住宿餐飲、參會參賽、出行參觀等環節,細化應對措施,確保疫情防控全程覆蓋(“兩會”指揮中心、賽事組委會、各成員單位配合負責)。收集來自疫區國家參會人員、參賽選手人員信息并通報衛生計生委(“兩會”指揮中心、賽事組委會、自治區外辦、體育局、商務廳等單位配合負責),并做好相關人員的檢驗檢疫、衛生處置工作(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負責),主動尋求國家有關部門專家的指導,參照南京青奧會的成功做法,保障大型活動和相關賽事順利進行(“兩會”指揮中心、賽事組委會,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等部門負責)。
(八)開展健康教育和宣傳引導工作。
根據國家有關要求和宣傳口徑,研究制定宣傳工作方案,完善新聞宣傳應急處置預案,涉及疫情防范應對有關重大決策、重大變化,涉及可疑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救治等敏感信息,需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成員單位會商和自治區批準后,由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對外發布(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黨委宣傳部牽頭,聯防聯控成員單位配合負責)。針對社會公眾:充分利用政府網站、主流媒體,普及埃博拉病毒科普和防護知識,提高公眾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自治區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黨委宣傳部牽頭、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負責)。針對重點管理人員:針對有來自疫區留學生的高校、疫區務工返桂集中的縣鄉和單位,加強防控知識的培訓,尤其是要加強校醫、輔導員、鄉鎮衛生院防保人員、村衛生室醫生埃博拉血熱防控知識宣傳培訓,(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自治區教育廳、相關地方政府等負責)。做好輿情監測和聯動處置工作,依法打擊造謠者,及時封堵有害信息和澄清不實信息,避免出現恐慌和引發炒作(自治區公安廳牽頭、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負責)。
五、 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視,強化領導。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有效應對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工作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切實加強領導,認真貫徹國家、自治區各項工作要求,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并從人員、經費予以保障。
(二)抓住重點,科學應對。要緊緊圍繞重點人群和關鍵環節,科學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外堵和內防相結合,深入查漏補缺,將各項防控措施完善到位,落實到位。
(三)內外結合,形成合力。疫情防控工作涉及面廣,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加強防范各環節的銜接,強化跨部門跨區域信息溝通和協調配合,協調做好疫情防范和應對準備工作。
上一篇:2014年秋冬季全區重點防控傳染病疫情研判會在自治區疾控中心召開
下一篇:廣西示范區創新工作模式評議暨工作方案制定培訓班在南寧召開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