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應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邀請,自治區財政廳原黨組書記、廳長,現任廣西國際稅收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財政學會顧問劉銘達教授、博士生導師蒞臨自治區疾控中心,為中心全體干部職工做了一場題為“干部的責任、能力與文化道德”的精彩講座,中心全體干部職工400余人聆聽了講座。本次講座也是自治區疾控中心為全面提高干部職工綜合素質和能力而開展的全員培訓系列活動之一。
在講座中,劉教授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用生動的語言、詳實的事例,講述了干部的責任、能力與文化道德素養問題。
一是對于責任問題。他認為:社會公共責任是天職、天責,是人類必須共同認知的文化,是人類社會和諧共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識。干部的責任心最為重要,作為一名干部,要先把本崗位的“職”和“責”品味透。履職的外在表現就是處理好日常工作,解決好實際問題。做工作,必須負責任,必須認真負責。不少人工作做不好,并非缺知識和技術,并非“無能”,而是缺失責任心。“責”不僅與能力相關,對于黨的各級干部來說,“責”是人民性、民族性和黨性的統一,“責”與“德”密切相關。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公共責任下的社會服務。以人為本,理事、公務為民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惟責是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強化公共服務,對“惟責是重”、“行必責”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在主要是抓落實,做到盡心盡責。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對干部的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責”與“能”均需強化。他同時認為,在新的形勢下,我們黨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勇于擔當“三個”重大責任,即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
二是對于干部能力問題。他認為:不要把能力說成“玄學”,公眾通常說的,此人有“真本事”,這就是能力。每一個干部,都有其崗位職責,要能解決崗位職責的實際問題,就是有能力;能解決重大困難的實際問題,就是高水平的能力。有人說,“能力”是一種“穿透力”,那是“尖子”的能力。對省以下的領導干部來說,能力體現為解讀政策,制定措施,抓好分工職責的工作落實。坦而言之,并沒有苛求基層干部對全局性的部署做很多重大決策的事,而是要求我們積極設法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不要把難題往上交。對于我們分管一定工作的各級負責同志來說,能力體現為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凝聚強大的力量,創建出人才成長、專業服務工作的優良環境,幫助解決實施政策中的主要障礙,完成好專業管理任務。
三是對于文化道德素養問題。他認為:責任的建樹,能力的提高都和文化道德素養息息相關;文化道德素養是功底,能力水平和道德培養缺一不可。習近平同志對好干部的基本要求概括為: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這是我們修煉的準則。在作風建設上,達到“三嚴三實”的要求。社會先進文化思想是興國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先進文化的精髓。文化道德素養是認真履責的基礎,是能力提高的基礎,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最重要標識。他提倡轉變思維方式,實際問題的理性思考,理性去解決困難的實際問題這種思維方式;力求實現,做人真誠,做事負責,做學問勤奮如一。
劉教授在講座中還大量講述了他多年來從政、從教的體會和經驗,以及考察俄羅斯的點點滴滴。他的講座生動、感染力、說服力強,使人啟迪和進步,特別是對干部認識自我,端正工作態度,振奮精神起到了強大作用,中心全體干部職工深受教育。
劉銘達教授、博士生導師做精彩講座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