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合作,共御結核,共享健康
來源:結核病防制所 發布時間:2018-09-17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中國與東盟國家是命運共同體
廣西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文化相通,習俗相似,與東盟國家的經濟、文化和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日益增多。每年“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召開,已逐漸形成了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廣西官方和民間與東盟國家的交流不斷增多,人流和物流大幅增加,給各類傳染病,特別是結核病帶來了一定的傳播風險,成為阻礙廣西與東盟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深入往來的健康威脅。
結核病疫情有很多相似之處
廣西每年的報告肺結核病例數一直持續在4萬例以上,報告發病率在87/10萬左右,持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廣西8個邊境縣肺結核報告發病率,高于全區的平均水平,屬于高結核病疫情熱點地區,防控任務很重。東盟國家與中國相似,結核病疫情也相當嚴峻,部分國家也屬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如緬甸每年約有9000人左右感染強抗藥性肺結核病,老撾結核病發病率和患病率估計分別為151/10萬和151/10萬。泰國2010年因為結核病而死亡的患者達1萬2100人,平均每小時就死亡1.3人。柬埔寨依然是肺結核病的高發國家,也是肺結核病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每年有約6萬人感染肺結核病,2014年越南每年約新增18萬結核病病例。廣西與東盟各國面臨著結核病高負擔的共同健康問題。
探索邊境地區結核病防治合作
我區從2006-2008年間年,在與越南接壤的部分縣(區)開展TB/HIV控制工作,在結核病人和HIV/AIDS患者中進行雙向篩查。同時,作為我國衛生部與越南衛生部合作項目的實施單位,我區于2007年在中越邊境地區的廣西憑祥市、東興市和越南廣寧省芒街市、涼山省高祿縣開展中越邊境地區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控合作,擬摸索兩國跨境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的合作機制、信息交換以及健康宣教模式。2008年聯合開展了3.24結核病防治宣傳。
學術交流與合作初見成效
廣西疾病控制人員與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東盟國家同行也不定期地進行互訪和交流。2013年原廣西衛生廳與泰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簽訂了人員交流項目協議。近年來,泰國越南等國衛生官員和流行病學專家多次到訪廣西,與相關人員洽談結核病防控科學研究和聯合工作,繼續構建長期合作機制。泰國宋卡王子大學醫學院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結核病防控人才培養計劃的支持下,為廣西培養2位結核病流行病博士,主要研究結核病的蔓延模式、傳播動力學因素以及對周邊區域的影響,為中國-東盟結核病流行病學研究和精準防控奠定了基礎。
合作愿景
在“一帶一路”思路的引導下,廣西在結核病防控方面將繼續加大與東盟國家的結核病聯合科學防控;加強專業人員的互訪、學習及技術合作;加強疫情監測與信息互通;建立交流的工作機制。期待通過加強項目合作與研究,探索適宜的邊境地區傳染病病防控模式,提升結核病的跨境防控能力,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健康、長足發展保駕護航。
上一篇:第二屆中國—東盟疾病防控合作論壇將于9月19-21日召開
下一篇:深化合作機制,共享疾控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