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檢測自制藥酒樣品中毒物物質工作紀實
5月28日一早
廣西疾控中心接到下級疾控機構的委托送檢請求,對一疑似用川烏等中藥進行浸泡的自制藥酒樣品進行緊急檢測,分析是否存在毒物成分,避免對人群健康產生危害。
保障人民健康是疾控的工作重點。接到委托后,廣西疾控中心領導十分重視,楊文敏主任立即召集中心分管領導趙鵬副主任、辦公室朱金輝主任、理化檢驗所雷寧生副所長召開會議。楊文敏主任指示,該藥酒中很可能含有生物堿成分,要求理化檢驗所高度重視,在收到樣品后盡全所之力、動用所需儀器設備,以最快速度對樣品進行檢測分析,報告檢測結果,充分體現我中心理化分析檢測能力水平。
9:30
接到任務后,理化所雷寧生副所長立即查找相關檢測標準、文獻和資料,確認檢測方法的大致方向。同時通知科所檢測人員開啟相關儀器設備做好應急檢測準備。
10:00
理化所召開相關檢測人員緊急會議。雷寧生副所長對緊急檢測做出工作安排。一是根據相關的文獻資料,確認檢測方向以烏頭堿等生物堿為主;二是緊急檢測分兩組進行,第一組重點根據文獻資料以最快速度新建優化液質聯用的檢測方法,第二組則采用實驗室原有的氣質聯用方法進行突破;三是重點保證該藥酒樣品優先檢測,待樣品送達,立即開展工作,力求快速準確報出結果。
10:15
兩組以年輕人為中堅力量的檢測人員立即到崗到位,分頭行動,開展前期準備工作。一組,廖艷華副所長、周劭桓博士、唐陽博士充分展開討論,一頭扎進液質檢測烏頭堿方法的新建優化工作中,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起實驗室現有的烏頭堿類標準品項目的檢測方法。二組,雷寧生副所長、張瑞主管技師則對兩臺氣質聯用儀的狀態和原有方法進行檢查,準備實驗材料和試劑耗材,確保儀器設備達到最佳狀態,樣品來之即能戰。
11:30
藥酒樣品送達。兩組人員放棄午飯和午休時間,立即按分工開展檢測工作,取樣、提取、濃縮、上機測試,大家按設計步驟進行測試。然而,未知物的篩查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言,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順利簡單地抵達終點。果然,檢測中出現的問題接踵而至,檢測人員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前處理方法,優化儀器參數,匹配對照標準品,所有檢測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16:00
結果初現曙光,實驗室初步測出烏頭堿類物質。但,明確查明烏頭堿的種類仍需繼續深挖。
17:00
經過檢測、討論和研判,初步核實查明,在藥酒中,烏頭堿、新烏頭堿、次烏頭堿共3種烏頭堿類生物堿毒素呈陽性,對照文獻資料中用川烏浸泡的藥酒可能產生的毒素,證實該藥酒樣品中存在可導致人體產生中毒癥狀的烏頭堿類物質。這三種烏頭堿類毒素在送至廣西疾控中心檢測的樣品中屬首次檢出。
17:10
距離藥酒樣品送達僅六個多小時,理化檢驗所將初步檢測結果成功報出。
\ 對未知毒物進行分析,考驗的是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配置水平、日常檢驗技術的儲備和積累,是對實驗室人員軟實力和儀器設備的全面考驗。理化檢驗所又一次在緊急檢測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中,高效出色的打贏了一場保衛人民身體健康的硬仗,體現出這個團隊過硬的檢測素質能力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