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八桂學者—艾滋病防控關鍵技術崗位”研究團隊在邵一鳴、阮玉華教授帶領下,把握艾滋病科學防治重大問題,首次在真實世界中探索抗病毒治療在社區人群水平減少HIV感染者二代傳播的評價方法及其效果,撰寫的論文《Using longitudinal genetic-network study to understand HIV treatment-as-prevention:a population-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最近在艾滋病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雜志《AIDS》上發表,中心八桂學著團隊成員李劍軍、陳歡歡并列為第一作者,沈智勇、阮玉華并列為通訊作者。該論文主要研究成果:一是基于分子網絡分析方法采用分子網絡連接情況代表HIV感染者二代傳播風險,國際上首創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組和未治療組二代傳播風險比較的計算方法;二是國際上首次報道,在真實世界中抗病毒治療可減少社區人群水平HIV感染者53.6%的二代傳播,抗病毒治療且病毒載量<50 copies/mL可減少61.1%的二代傳播;三是抗病毒治療但病毒載量缺失的HIV感染者和退出(停藥或失訪)治療的HIV感染者二代傳播與未治療的HIV感染者之間無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該論文研究結果的公共衛生意義在于: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治療感染者,做到應檢盡檢,應治盡治,能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最大限度減少二代傳播;啟動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感染者,特別是治療前CD4+T淋巴細胞計數高的感染者要進行強化的依從性教育,提高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療依從性,減少停藥和失訪的出現,保證抗病毒治療的效果。
該研究工作也有來自其他項目支持:廣西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AB16380213], 廣西自然科學基金[Z2017012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971479、 81460510和81360442], 傳染病科技重大專項[2018ZX10721102-006, 2018ZX10715008]和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網頁鏈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443369/
上一篇:廣西疾控中心滿分通過WHO 2020年度全球麻疹、風疹網絡實驗室血清盲樣考核
下一篇:廣西召開迎接世衛組織消除瘧疾認證籌備會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