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信息工作關乎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全局,涉及面廣、統籌難度大。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如何創新方式方法,推動衛生健康規劃信息工作邁上新臺階?近日召開的全國衛生健康規劃信息工作暨委屬(管)醫院發展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給出了答案。
推動健康中國行動向深里走
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是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具體抓手。健康中國行動實施一年多來,形成了全社會積極支持參與、協同推進落實的良好氛圍。不過,“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健康中國行動的動作還不夠快”。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這項工作需要全面發力,同時突出重點。
會議明確,要加大推進力度,推動各專項行動向深里走、向實里走,確保健康中國行動年年有進展、年年有成效。一是發揮各方協同作用,進一步完善協調推進機制,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動15個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特別要在推動青少年近視防控、居民超重肥胖控制等重點熱點問題上取得突破。二是大力開展健康中國行動的宣傳倡導,搭建重要陣地和權威平臺,使健康中國行動的理念深入人心,進一步調動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三是突出抓好監測考核,增強健康中國行動的“硬約束”。將盡快啟動健康中國行動2019年~2020年監測評價和考核,繼續開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監測工作,充分運用監測、考核結果,查找問題和差距,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力求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疫情發生以后,愛國衛生運動在整個疫情防控過程中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完善愛國衛生工作政策機制,創新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前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健全完善愛國衛生體制機制,加強機構建設,配齊配強人員,加強部門聯動。
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
“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說,“十三五”期間,“互聯網+醫療健康”井噴式發展,在衛生健康改革發展全局中發揮了支撐引領作用。目前,國家和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建成,共有700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區域平臺,支撐了跨醫院、跨地域、跨層級的共享服務。
毛群安表示,當今,信息化工作日新月異,要緊緊把握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做好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衛生健康融合發展的大文章,推動衛生健康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做好方便支付等具體服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深入挖掘技術應用、大數據等,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做好互聯互通、開發利用。”國家衛生健康委前述負責人強調。
會議從多個方面對推動衛生健康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出了要求。一是強化戰略引領。主動對接健康中國、數字中國兩大戰略,開展“十三五”信息化建設應用評估,研判“十四五”以及更長一段時期全民健康信息化面臨的形勢和挑戰,研究制定數字健康戰略。二是夯實發展基礎。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統籌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打通衛生健康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新型基礎設施提供,逐步實現各業務部門、醫療衛生機構都可以像使用水、電、氣一樣獲得網絡、數據等服務。按照“一體化”理念,加強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參與各方共建共享的可持續投入機制,并推動所有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接入平臺,實現業務協同和統一監管。此外,要守住安全底線,突出服務應用,加強決策支撐,著眼于衛生健康改革發展全局,下大力氣把數據“統起來、管起來、用起來”。
在補短板強弱項上持續發力
毛群安介紹,“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415億元,支持全國8000多個項目建設,近3700個項目竣工投入使用,投資額較“十二五”期間增長23%,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明顯提高。
會議明確,目前衛生健康工作還有不少弱項。比如,公共衛生補短板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不斷推進。疫情期間,國家啟動實施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在此基礎上,還要立足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優布局,加快編制“十四五”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以“十四五”建設為契機,全面提升應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特別是委屬(管)醫院要發揮排頭兵作用,堅持防治結合、平戰結合,增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公共衛生應急意識,做到醫、教、研、防全面發展,切實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大力推進先進醫療裝備發展應用,是會議釋放出的另一個信號。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產業存在一定短板和弱項,部分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還不能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問題。對此,會議要求,針對我國高端醫療裝備領域存在的短板和弱項,持續推進先進醫療裝備示范應用,推動建立先進醫療裝備應用示范基地,加快醫療裝備產業轉型升級,逐步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發展。此外,要繼續發揮信息化大數據支撐作用。比如,推進健康碼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等,同時注意涉疫數據和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
上一篇:【新華網】世衛專家警告全球疫情絕不能放松警惕
下一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制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