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自治區防艾委發文通報2020年度全區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考核評估情況,南寧市取得考核評估第一名的好成績!自2015年以來,南寧市已連續六年榮獲全區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考核評估總分第一!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南寧市衛健委的正確指導下,南寧市疾控中心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和艾滋病防控任務艱巨的情況下,多措并舉,攻堅克難,全面推進南寧市艾滋病防控工作,工作成效明顯。
線上線下全面鋪開,防艾宣傳教育工程取得關鍵進展。一是“綠城紅絲帶”防艾新舉掀起高校防艾新浪潮。在自治區衛健委、自治區教育廳、共青團廣西區委、南寧市防艾辦、南寧市衛健委、團市委的指導下,南寧市疾控中心與教育部門通力合作碰撞出防艾新舉,連續主辦三屆廣西“綠城紅絲帶”高校防艾主題宣傳月活動,從線下開展到線上鋪開,累計覆蓋駐邕高校師生500萬人次,影響力走在全區前列。二是開發新媒體,創建“互聯網+宣傳檢測”新平臺。通過搭建“南寧市艾滋病防治宣傳平臺”,開通運行“互聯網+”宣傳、高危行為風險評估、自我檢測包領取及自愿咨詢檢測網上預約工作。
強化基層防艾,著力探索農村地區重點人群艾滋病綜合防控南寧經驗。進一步鞏固試點農村艾滋病服務網絡,探索農村重點人群艾滋病精準防控工作機制,精準把控“病從何來”、“病向何去”。持續通過入戶宣傳、電子屏幕循環播放、集中宣傳動員等三種方式開展中老年人群防艾宣傳動員活動,結合基本公衛健康體檢、就診者檢測、義診等方式,對中老年人群開展問卷調查、HIV篩查檢測。
推動健康扶貧,艾滋病救助“一站式”工作全面鋪開。在15個縣(區)、開發區疾控中心設立艾滋病救助“一站式”服務工作站以來,民政、衛健、教育、公安、人社、扶貧6部門共同協作,給受艾滋病影響的符合條件的患者和家庭在生活、就醫、就學、就業方面提供幫助和解決實際困難。2020年與扶貧部門實現信息互通共享,掌握現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艾滋病救助“一站式”服務工作取得新進展。
聯防聯控,信息互通,失訪病例追蹤取得新突破。繼續落實聯席會議制度,以聯席會為載體實現疾控部門與治療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實現防治結合,有效提高南寧市艾滋病防控工作效率。與公安部門進一步暢通信息互通共享渠道,開展失訪病例核查追蹤工作,切實推進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隨訪管理工作。
立足首府,艾滋病綜合干預工程成效顯著。一直以來,南寧市疾控中心立足首府,以宣傳教育、行為干預和監測檢測為重點,在南寧市搭建了廣西綠城彩虹活動中心、婦女健康中心、針具交換中心三大平臺,指導全市開展MSM人群、FSW人群、DUS人群等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預工作。2020年,全市開展MSM人群、FSW人群兩類高危人群宣傳教育干預服務月均達2.7萬余人次,月均宣傳教育干預DUS人群1700余人。
嚴密監測檢測,指導全市開展艾滋病疫情防控。一是嚴密開展疫情監測研判,為制定針對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做好技術參謀。二是完成哨點監測工作。2020年南寧市本級完成國家級監測哨點7個,自治區級監測哨點2個,共9類人群8000余人的哨點檢測量。三是持續開展自愿咨詢檢測。南寧市現有42家自愿咨詢檢測門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完成咨詢檢測1.3萬余例。
強化示范引領,穩步推進全國第四輪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在第四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繼續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充分發揮艾滋病防治試驗田作用,為全區艾滋病防治措施注入新思路。啟動“南寧市50歲及以上中老年艾滋病病例溯源調查”項目,在邕寧區、武鳴區、隆安縣試點,探索中老年病例病毒的代際關系與病例感染來源等,為重點人群精準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下一步,南寧市疾控中心將總結經驗,繼往開來,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負人民殷切期望,不負黨的囑托,立足崗位,切實深入推進艾滋病防治攻堅工程,為筑牢人民群眾健康防線貢獻疾控力量!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