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也稱為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是主要由腸道病毒引起的。
2.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的傳染源是什么?
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淚液均含有病毒。
3.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的潛伏期是多長?
發病后2周內傳染性最強。該病潛伏期一般為12-48小時,最長可達6天。
4.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該病主要是通過接觸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發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糞便中也存在病毒。
5.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的人群易感性如何?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可以由不同型別病毒單獨感染發病,也可發生兩種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發病,亦可能在間隔數年后被同一種病毒再次感染而發病。
6.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起病急,潛伏期短。一般在數小時至24小時內發病,雙眼可同時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癥狀重。患者迅速出現異物感,眼磨痛,流淚,畏光,以及水樣分泌物增多。少數患者可有全身發熱,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癥狀。
7.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如何診斷?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臨床符合病例:在夏秋季,有直接或間接接觸史、2-3小時或1-2天潛伏期,急劇發病或爆發流行性、傳播快的急性結膜炎或角結膜炎,具有結膜高度充血、水樣分泌物增多、耳前淋巴結腫大,部分伴有角膜上皮性病變等特征,可以作出臨床診斷。另外,對結膜囊的分泌物進行病毒分離鑒定,有助于病毒腸道病毒70型、柯薩奇病毒A24變種的確定。
8.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如何治療?
臨床上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靈眼液,0.1%皰疹凈眼液,5%嗎啉雙胍眼液,干擾素眼液或0.2%阿糖胞苷眼液,開始時每小時一次,3天后逐漸減少次數,晚間涂環胞苷眼膏或抗生素眼膏。有角膜上皮病變的患者加用表皮生長因子眼液或眼表面潤滑劑或人工淚液促進上皮修復及保護上皮。有前房炎癥時加用散瞳劑或非甾體抗炎藥。
9.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如何預防?
患者應進行隔離,尤其在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患者的洗漱用品應消毒,患者禁止進入公共浴池及游泳場。發現該病應及時向主管衛生、防疫部門作傳染病報告。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