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2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報告。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毛群安介紹,監測結果顯示,2012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8.8%。據此估計,全國15歲~69歲人群中,約有9100萬人具備健康素養。
去年8月~1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開展了全國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在31個省(區、市)的336個監測點,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102985名15歲~69歲城鄉居民,回收有效問卷98448份。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比2008年提高2.32個百分點,全國15歲~69歲人群中具備健康素養的人數,2012年比2008年增長了約2300萬人。
城鄉、地區和人群之間有差異
報告顯示,2012年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1.79%,農村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7.13%,農村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幅度遠大于城市居民,城鄉差距在逐步縮小。2012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為10.31%、8.59%和6.86%,與2008年相比,分別提高了3.28個、0.92個和1.63個百分點。東部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報告顯示,2012年男性健康素養水平為8.52%,女性為9.09%,分別提高了1.55個和3.10個百分點,女性提高幅度大于男性。2012年各年齡組健康素養水平普遍高于2008年,初中及以下人群健康素養水平較2008年明顯提高,但高中及以上人群健康素養水平與2008年差異不大。
健康知識“知易行難”
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居民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是18.96%,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是11.22%,基本技能素養水平是12.29%。結果提示,城鄉居民掌握健康知識與理念的程度要好于建立健康行為的程度,健康知識尚不能有效轉化為健康行為。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監測與評估部主任李英華指出,行為改變需要3個過程:一是知識的獲取,二是健康素養的形成,三是健康行為的形成。健康知識的獲取比較容易,但是由知識轉化為信念再轉化為行為的過程比較漫長,而且這個過程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文化程度、年齡等,促進健康行為的形成需要更好的干預方法。
毛群安舉例說,大家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不少人行為上改變起來很難。“除了獲取相關知識外,要讓這個人的行為形成還需要外在的壓力。”
慢病防治素養亟待提高
報告指出,2012年我國居民6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安全與急救素養42.80%、科學健康觀31.87%、健康信息素養18.16%、傳染病防治素養17.53%、基本醫療素養9.56%和慢性病防治素養9.07%。
結果提示,慢性病防治素養雖有一定提高,但與我國慢性病防控形勢和任務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基本醫療素養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城鄉居民科學就醫和合理用藥行為。
毛群安表示,下一步將整合衛生計生內部健康教育資源,依托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引導城鄉居民養成健康生活方式。要加強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領域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通過健康素養評價和預測人群健康狀況,努力將健康素養打造成為衡量衛生工作成效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與嬰幼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人均期望壽命一樣,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