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報告后,廣西CDC領導唐主任、趙副主任深感事情重大,結合蒙山縣CDC轉達當地政府要求送檢現場樣品緊急檢測事宜,緊急部署該事件處置兵分兩路,一路由自治區CDC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所梁主管技師帶隊趕赴蒙山,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置;另外一路在該中心所在地開展,由該所公衛醫師及樣品受理人員和理化檢驗所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可疑毒物應急檢測評價準備工作。
梁主管與鐘碩士等經過長途跋涉后,于當天晚上9點到達蒙山縣,立即與梧州市、蒙山縣CDC相關領導、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開會研究,分析現有材料,確定調查方案,初步認為該事件屬于化學性中毒事件,原因待查。
同樣是當天晚上9點,蒙山縣CDC韓副主任等親自送檢現場采集的剩余米酒、湯水等樣品到達廣西CDC。與往常一樣,樣品受理人員馬上做好樣品受理與檢驗任務安排,理化所雷、廖、梁副所長等人員各負其責,全力協調組織部署相應檢測工作,蘇主任技師和張主管等連夜加班檢測。終于在5月26日凌晨1時36分,從米酒樣品中確定檢出鉤吻堿,并先后排除鼠藥、氰化物、亞硝酸鹽等毒物。結合現場氣候地質適合斷腸草生長特點,初步認定該事件為食用含有鉤吻堿的“斷腸草”所致。檢測結果馬上通報送檢的蒙山縣CDC韓副主任并通過他發回、報告蒙山縣政府等相關部門。該檢測結果在自治區公安部門得到證實,相互印證。
但是,米酒樣品中的鉤吻堿從何而來,目的何在?梁主管們本著高度的職業敏感性和現場流行病學專業人員的工作職責,不顧近60歲高齡,在公安部門已經封鎖現場情況下,帶領鐘碩士和蒙山縣CDC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人員,不辭辛勞,于27日早上8時30分,舟車兼程,徒步2個多小時,來到偏遠的事發民工居住地,剛好碰上整理遺物的家屬。經過耐心、詳細的詢問,得知事情原由:他們于5月24日20時收工后烹飪,21時進食晚餐,其中5人飲用23日浸泡的、含有前些天從山上采集的斷腸草根的米酒(自認為是補酒)后相繼發病死亡。事發地為當地某承包人從某林場所在地承包的南丹籍速生桉護理農民工居住地,距蒙山縣城約35公里,離村委會約10公里,交通不便,走路約需2小時30分。來到此地工作的農民工共10人,6男4女,均為瑤族。住所為臨時搭建薄膜帳篷,居住環境非常差,飲用居住地旁邊的山間水,自搭廁所。令人揪心。
該事件說明,富余農民工應該盡量在本地就業,千萬不要采食不熟悉的或者是容易混淆的山上植物,加強農民職業安全培訓,防止類似中毒事件發生。
(廣西CDC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所 供稿)
上一篇:廣西CDC首次聯合臨床應急成功救治一名貴州籍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病人
下一篇:全區食品與飲用水放射性檢測技術培訓班順利舉辦
copyright © www.sicqg.net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維護: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 址:廣西南寧市金洲路18號 聯系電話:0771-2518766 網站備案號:桂ICP備08000902號-1
公安機關聯網備案號:45010302000133 本網站提供的醫療資訊,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技術支持: 八桂健康網 電話:0771-244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