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苗在桂首批接種
來源:自治區疾控中心編輯部 發布時間:2016-03-29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 全球首批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接種在邕啟動
春回大地,天氣漸暖。春暖花開的季節,手足口病即將進入高發期。3月25日下午,我國自主研發的手足口病疫苗——全球首批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接種在邕啟動。這意味著,手足口病疫苗正式投入使用。
據介紹,此次接種的手足口病疫苗是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昆明所)自主創新研發的疫苗。2015年12月3日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新藥證書和生產文號,2016年3月15日首批疫苗獲得批簽發合格報告。
廣西是手足口病高發區。近年來,廣西手足口病疫情一直居高不下,無論是發病數還是重癥數、死亡數,均位居全國前列,而且發病數占全區所有法定傳染病的60%左右,是全區發病率最高的傳染病。根據預測,2016年全區將進入手足口病高流行年。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最為常見。手足口病已連續5年成為我國傳染病發病率最高的病種,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癥治療,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對適齡兒童接種疫苗。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是我國科學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個預防EV71感染的滅活疫苗。作為全球首個EV71疫苗,正式投入使用后,對于有效降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發病,尤其是減少該病的重癥和死亡病例,保護我國兒童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疫苗的首批接種,將成為我國對抗手足口病公衛事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未來疫苗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目前已知可引起手足口病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A16(CA16)是我國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相關研究表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中,10%至30%住院病例會出現神經系統并發癥,而腦干腦炎成為了EV71感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的標志性特征。發病后進展快,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識別和救治,往往會導致死亡。由于手足口病治療上尚缺乏有效的特異性藥物,疫苗接種便成為預防和控制這類疾病暴發流行的根本手段。2008年,衛生部門正式將手足口病納入全國法定傳染病,并按丙類傳染病進行報告管理。2008年5月至2015年9月,我國共報告的手足口病近1342萬例,死亡3374例。
該疫苗在上市前進行的臨床研究數據表明,預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護率可以達到97.3%,預防由EV71引起的重癥手足口病的保護率達到100.0%。EV71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種對象為6個月至5歲兒童,免疫程序為2劑次,中間需要間隔1個月。目前手足口病疫苗屬于“二類疫苗”,按照“知情、自愿、自費”原則接種。(記者潘少波)
上一篇:手足口病專家做客廣西12320廣受群眾歡迎
下一篇:2016年“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主題宣傳活動在隆安縣那桐鄉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