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防治規劃明確12項指標
來源:健康報網 發布時間:2016-09-02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治“十三五”規劃》,提出90%以上省級實驗室48小時內能排查60種傳染病病原等12項量化指標,并將依托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升級等3個重點項目實現上述指標。
《規劃》指出,我國已基本構建起國家、省、地市、縣四級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覆蓋全國100%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98%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和9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但我國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治體系尚存短板,為此,《規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12項量化指標,涉及衛生應急平臺體系、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伍、實驗室快速檢測能力等方面。
在12項量化指標中,有5個要求達到“95%”的目標,分別是:地市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急指揮中心升級改造完成率;省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作業中心建成率;地市級院前急救機構系統與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急指揮中心實現信息駁接率;突發急性傳染病現場規范處置率;有動物鼠疫流行風險的疫源縣監測工作覆蓋率。《規劃》還提出,到2020年,90%以上省級實驗室實現48小時內對至少60種已知突發急性傳染病病原的快速排查;90%以上地市級實驗室具備48小時內完成人感染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非典”和鼠疫等重點病原體的檢測。
《規劃》指出,將通過實施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升級、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快速檢測技術平臺建設、鼠疫防控能力建設3個重點項目將12個具體量化指標付諸實現。
上一篇:廣西確定體檢標準化試點單位
下一篇:兒童高血壓防控警鐘須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