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高血壓防控警鐘須敲響
來源:健康報網 發布時間:2016-09-26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兒童肥胖和高血壓學術會議透露,1985年~2010年,我國兒童肥胖患病率從0.13%上升至4.95%,增長了30余倍。中國營養與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6歲~17歲兒童青少年的高血壓患病率從1991年的7.6%上升到2009年的13.8%,增長近一倍。北京市兒童成人慢性病防治辦公室主任、首都兒科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米杰指出,近年來,隨著兒童肥胖的蔓延,兒童高血壓也逐年增加,成為日益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
“超重和肥胖兒童中,30%患高血壓,43%患血脂異常,67%患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損,16%有脂肪肝。”米杰說,兒童高血壓以原發性高血壓為主,肥胖是其主要危險因素,且伴隨多種代謝異常,尤以胰島素抵抗為特點。兒童長期血壓上升可引起心臟、血管、腎臟等靶器官損害,同時增加成年期心血管重構風險。
米杰說,絕大多數高血壓兒童與青少年通過非藥物治療即可達到血壓控制目標,包括控制體重,延緩身體質量指數(BMI)上升;增加有氧鍛煉,減少靜態活動時間,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調整飲食結構,限鹽,建立健康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睡眠等。高血壓兒童如果合并下述1種及以上情況,出現高血壓臨床癥狀、繼發性高血壓、出現高血壓靶器官損害、糖尿病和非藥物治療6個月后無效者,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兒童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原則是從單一用藥、小劑量開始,并注意在心血管內科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此次會議由中國高血壓聯盟、中華預防醫學會和北京市兒童成人慢性病防治辦公室聯合主辦。
上一篇:傳染病防治規劃明確12項指標
下一篇:李克強出席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開幕式并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