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艾滋病相關歧視與臨床指標的關聯及影響機制研究”項目啟動
來源:自治區疾控中心編輯部 發布時間:2017-05-24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5月23日上午,中美“艾滋病相關歧視與臨床指標的關聯及影響機制研究”項目在廣西疾控中心啟動。
這個課題是廣西疾控中心和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共同申報的,日前該課題成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SFC-NIH)2016年度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立項資助,中方資助直接費用167.3萬元,研究周期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5年時間。
據悉,此項目主要是研究艾滋病感染者受到歧視產生的心理壓力,對其病程進展及相關臨床指標的影響及影響機制,為今后減少艾滋病相關歧視及負面影響,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此類項目是廣西疾控中心首次獲得的,也是2016年度全國疾控系統僅有廣西獲得的唯一項目。中方項目負責人是廣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所所長、主任醫師沈智勇,美方項目負責人為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博士)李曉銘。
在啟動會上,美方項目負責人李曉銘教授介紹了該項目的背景、內容、框架、意義和實施地點;中方項目負責人沈智勇所長主持討論確定項目實施的市縣、項目實施時間進度安排,工作任務及頭發樣本檢測標準等;美方項目管理人喬杉博士最后介紹了工作流程及頭發采樣檢測的步驟、方法及有關規定等。
當天中午,美方項目負責人李曉銘教授專家組一行6人在廣西疾控中心艾防所副所長、主任技師周月姣等陪同下,驅車前往橫縣進行告知項目二期目標人群定性訪談、督導檢查及技術指導等工作。接下來24日至27日,專家組還將深入到平南縣和桂林市開展為期4天的項目具體工作。(潘少波)
上一篇:自治區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中心喜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下一篇:世界衛生組織顧問勞拉·霍肯女士一行到我中心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