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中心喜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來源:自治區疾控中心艾防所 發布時間:2017-05-17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5月16日,2017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自治區黨委禮堂召開,自治區黨委、政府、人大、政協主要領導出席會議。自治區相關廳局、各市政府分管領導、有關科研院所、科技企業代表以及獲得2016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的部分獲獎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出席大會、自治區主席陳武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會議表彰了155項2016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其中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1項;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7項、二等獎40項、三等獎71項。我中心周月姣主任技師作為26名獲獎代表之一參加會議并榮幸上臺接受自治區政府黃日波副主席頒發的獲獎榮譽證書。
由我中心周月姣主任技師、唐振柱主任醫師、沈智勇主任醫師等團隊成員完成的《低檔暗娼艾滋病防控集成干預模式的建立及推廣應用》研究成果獲得2016年度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首次在國內開展大規模低檔暗娼調查,證實低檔暗娼是農村/城鄉結合部中老年男性感染艾滋病的重要來源和橋梁人群;創新構建了低檔暗娼艾滋病防控集成干預新模式:建立自治區-市-縣-鄉-村五級艾滋病防控體系、縣-鄉-村三級艾滋病防治干預網絡,建立公安衛生部門聯防聯控新機制;三級網絡成員深入低檔暗娼活動場所,重心下沉、關口前移,首創分片包干、面對面咨詢,建立暗娼定期HIV抗體檢測制度和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持“健康證”上崗制度,精確有效降低低檔暗娼艾滋病新發感染;首次在國內外成功探索和實施陽性暗娼按戶籍分類管理和陪同轉介治療工作模式,有效實現早發現、早治療、早管理,大幅減少其傳播艾滋病的能力。
項目組發表論文29篇,其中SCI 4篇,核心期刊12篇。研究成果及時轉化成廣西艾滋病防治政策措拖,推動公安與衛生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性與毒品傳播艾滋病治理工作的通知》“衛生公安部門信息互通共享”寫入地方法規;項目創新工作模式、經驗已寫入2016年國家下發的《異性性途徑傳播高危人群預防艾滋病干預工作指南》中,本指南供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各級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會組織等參考使用。實施2011-2014年減少暗娼與嫖客之間艾滋病新發感染8000多例,減少經濟損失近54億,大大減少了因賣淫嫖娼感染艾滋病帶來對家庭、社會的危害,為保護公眾健康做出重要貢獻。
衷心感謝全區各級疾控機構防艾人員為本項目做出的貢獻!
上一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實驗室檢測合作中心(廣西)落戶我中心
下一篇:中美“艾滋病相關歧視與臨床指標的關聯及影響機制研究”項目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