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期全區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培訓班在百色順利舉辦
來源:自治區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所 發布時間:2017-10-17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為加強我區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隊伍的后備力量建設,進一步規范和提升各級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置能力,按照年度工作安排,自治區疾控中心于10月10日-13日在百色市舉辦2017年第一期全區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培訓班。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處處長黎火佳、自治區疾控中心主任楊文敏、副主任趙鵬、百色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廖學蘭、百色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韋冬萍出席了培訓班開幕式,南寧市、桂林市、百色市、河池市、來賓市和欽州市6個市疾控中心分管副主任和技術骨干及其轄區66個縣(市、區)疾控中心技術人員共80余人參加了培訓。
本次培訓,楊文敏主任提出以案例分析討論和理論授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典型案例的討論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各地在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置中遇到的技術性難題和管理協調等方面的問題。楊文敏主任在培訓班開幕式上作了重要講話,首先就當前疾控機構發展面臨的形勢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今后發展六方面的工作思路,針對廣西食品安全事故調查的工作現狀,楊文敏主任強調,廣西是全國食品安全事故的高發省份之一,食品安全事故發生頻繁,部分食源性疾病確切病因未知,給食源性疾病的預防控制和現場調查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各地一定要加強食品安全事故的監測、信息核實和報告,加強不同部門之間和疾控部門內部協調和聯動,規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調查的技能,提升調查報告的撰寫能力,展現疾控隊伍的業務管理和技術權威。
黎火佳處長就衛生計生部門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承擔的四大職能和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分析。黎火佳處長指出,近年來,按照自治區食安辦的統一部署,在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全區各級疾病中心較好地完成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任務,食品安全事故調查體系建設也逐漸完善,調查技術能力不斷提高,在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置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當前,隨著食品安全工作隊伍的逐漸壯大,隊伍的年輕化需要各地進一步加強學習和培訓,切實提升現場處置技術和實驗室檢測等核心能力,降低不明原因的食品安全事故所占的比例。黎火佳處長要求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不斷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系統、體系,發展和壯大食品安全事故流調隊伍,規范食品安全事故現場調查處置的工作,從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為建設健康廣西做出應有的貢獻。
培訓班上,自治區疾控中心、南寧市、桂林市、百色市和欽州市疾控中心分管副主任和專家分別對6起典型案例進行了介紹和經驗交流,參訓代表就調查處置中的技術問題、存在的不足和亮點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參訓代表認為本次培訓方式新穎,內容豐富,增進了各市、縣(市、區)之間溝通和了解,有助于互相學習和借鑒好的經驗和做法,對今后開展現場調查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蘇奕成)
上一篇:廣西疾控中心主任楊文敏到百色市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調研
下一篇:2017年廣西健康素養、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及煙草流行監測技術培訓班在邕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