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7年工作總結
來源:綜合辦 發布時間:2018-05-14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頁面
2017年,在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黨組的堅強領導及有關處室的直接領導和指導下,中心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以有效防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廣西、服務“一帶一路”為根本目標,創新工作方式,進一步強化科學管理和制度建設,較好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有效促進中心各項事業的穩步發展。現總結如下:
一、依法履職,多措并舉,全區疾控事業成效顯著
(一)科學規范防控急性傳染病。無鼠疫、霍亂、SARS、寨卡、MERS等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
(二)艾滋病防制工作再創佳績。通過創新強化“警示性宣傳教育” “實施精準識別與防控”“陽性暗娼傳播源頭治理” “高校男同防控干預”“基層防艾技術指導”等防艾主要技術措施,繼續引領、支撐、促進全區各地有效落實各項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措施,疫情防控成效明顯,實現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鞏固疫情 “不反復”“不反彈”的工作目標,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的肯定和表揚。
(三)進一步規范結核病防制工作。積極協助上級部門制定廣西“十三五”結核病防治規劃,該規劃由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在全區逐步推廣實驗室診斷新技術,并逐步規范各級實驗室的檢測工作,以進一步提高結核病病原學診斷比例。
(四)持續深入推進免疫規劃工作。各種免疫規劃疫苗報告接種率均達到90%以上。協助主管部門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最終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
(五)持續鞏固寄生蟲病防治成果。完成了全區血吸蟲病監測工作等各項工作,完成廣西所有地級市消除瘧疾評估,瘧疾繼續保持無繼發傳播的成果。
(六)衛生應急管理工作不斷加強。開展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月度風險評估12期,組織開展“兩會”、“洪澇災害”、“人感染H7N9禽流感”、“登革熱”、“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疫情和衛生保障專題、專病風險評估12期,并及時報告上級部門。完善國家(廣西)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伍制度、預案,組織隊伍活動7次。
(七)慢性病防控工作逐步深入。積極協助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自治區區人民政府擬定《廣西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廣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等規劃、方案;狠抓全人群死因監測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各項監測指標達到國家要求,排在全國前列。繼續推進全區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八)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工作不斷加強。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樣品數據的審核和質量控制,設立城鄉飲用水衛生監測點,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區。按計劃完成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公共場所健康危害因素監測項目和農村環境衛生監測項目,逐步建立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順利完成碘缺乏病監測各項工作;完成醫療衛生機構醫用輻射防護監測和職業性放射性疾病監測與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工作,保障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權益;組建職業病鑒定管理辦公室,開展職業病鑒定管理工作;積極組織開展兒童與乳母營養健康、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等營養與健康監測,掌握城鄉居民營養健康狀況以及變化趨勢;受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委托利用我中心公共衛生專業優勢,協同廣西營養學會各領域營養專家團隊,承擔了《廣西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實施方案》的起草工作,該方案于2017年12月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首次推動把國民營養健康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評;完成全國病媒生物監測、登革熱伊蚊監測等監測任務;
(九)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服務工作水平逐步提高。完成2016年度國家健康素養、中醫文化素養調查等監測的數據上報和啟動2017年度監測的現場調查工作對全區開展健康素養監測培訓,為各地開展健康素養監測提供技術支持。推動自治區愛衛辦將健康促進縣區創建從原來每年2個縣區擴大到22個,成為我區盡快提高健康素養水平的重要抓手。完成24家健康促進醫院和3個戒煙門診的創建工作。廣泛開展健康傳播活動,利用“健康中國行”、衛生主題宣傳日、健康健康巡講、12320微信平臺等大力宣傳健康素養66條和煙草危害。廣西12320衛生計生熱線電話服務取得較好成績,在全國12320下半年第三方服務質量評估中,與5省份一起排名第一。
(十)疫情信息管理不斷完善。首次實行傳染病疫情管理人員培訓上崗制度,保證管理人員隊伍穩定。建立廣西傳染病報告質量調查新模式,確保數據真實準確。2017年傳染病報告質量調查均由自治區CDC和被調查市級的CDC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解決了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保證了調查質量。
二、強化管理,凝心聚力,中心發展氣象更新
(一)強化制度建設,規范內部管理。以制度建設促進規范管理,持續推行綜合目標考核管理制度,實行考核與評先、評優、獎懲掛鉤,實現中心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修訂完善130多個規章制度,新修訂出臺《領導班子議事規則》、《在編在崗干部職工管理規定》、《科(所)例會制度》等10多個規章制度。全年預算執行率達到97.87%,創歷史新高。嚴控“三公”經費開支,全年“三公”經費控制在預算內,其中公務接待、因公出國(境)費用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23.06%、15.69%。
(二)認真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將學習宣貫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作為全年黨建工作主線,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與各科(所)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責任書,細化任務責任并納入綜合目標管理考核內容,體現“一崗雙責”;建立黨風廉政建設例行談話制度并付諸實施,充分運用網絡、板報等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營造廉政文化氛圍。凡涉及重大決策、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均按規定程序進行民主決策,特別是在基建和項目管理過程中,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專項資金管理,防止了腐敗現象滋生。
(三)著力實施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公開招聘、引智引才,完成19名實名制編制工作人員(其中博士或高級職稱4名,本科以上15名)的公開招聘工作。二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派出3批13人次到美國、泰國等地開展科研與人才培養的交流與合作;派送3名技術骨干到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派送2名技術專家到美國做訪問學者;柔性引進國內外專家4人。
(四)信息化建設取得新進展。搭建與中國疾控中心的傳染病數據實時對接交換平臺,實現與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公共衛生區域信息平臺的實時數據交換,初步建立一套廣西疾控最小數據標準集,增加了SSL認證防火墻、磁盤陣列柜、防病毒網關等硬件信息安全設備。完成廣西疾控信息綜合管理平臺(二期)平臺公文管理、郵件系統、智能門戶、任務督辦、固定資產、物資管理的開發及相關功能的上線試運行,平臺運行平穩。在全國省級疾控中心網站評測中,中心網站綜合排名從2014年第12名提升至第4名,進入了優秀疾控網站第一方陣,在2017年全國疾控信息化工作年會獲得中國疾控中心表揚。
(五)科研立項和成果成績顯著。獲批各級各類課題立項36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廣西科技計劃項目8項,廣西醫療衛生適宜技術研究與開發課題5項,課題資助經費達500多萬元;組織申報科技成果獎5項,獲得3項科技成果獎(廣西科技進步獎2等獎1項、廣西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2項);獲國家專利3項;成果登記5項;發表論文144篇,其中SCI25篇、國內核心期刊67篇。
(六)實驗室質量管理取得新成效。完成“實驗室定期監督+擴項現場評審”和“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專項監督檢查”整改及體系文件修訂,確保中心管理體系持續有效改進。加強內部質量控制工作,參加實驗室外部能力驗證工作和實驗室間比對58批50個項目,結果基本上為滿意或合格。2017年檢驗報告合格率為99.67 %,檢驗報告及時率為99.47 %,客戶對中心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滿意度均為100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無生物安全事故發生。
(七)疾控文化建設如火如荼。開展中心“道德大講堂”活動,推出自治區“勤廉榜樣”沈智勇作事跡介紹,使“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成為時代風尚;關心職工生活,深入開展送溫暖活動;積極開展群眾性的文體活動,促進職工的身心健康。通過組織政治理論學習、參加各類文體活動等方式營造離退休人員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良好氛圍;參與2017八桂助殘系列公益活動,共收到職工捐款6030.50元,單位捐助10000元。
(八)省級重點實驗室工作進展良好。完成了本年度重點實驗室建設任務目標和科技廳對重點實驗室的年度考核。2017年,實驗室共承擔10項各類科研課題,包括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科技部課題、1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2項國際合作項目;發表(包括接受發表)學術論文共13篇,包括SCI收錄論文7篇;申請專利2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均在受理審查過程中);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項。
(九)公共衛生服務保障工作有序有力。協助衛計委和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廣西第二類疫苗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開展接種服務費成本測算調查,為制定廣西第二類疫苗預防接種服務費收費標準提供依據;承擔19項疫苗的臨床研究工作任務,包括SARS、HINI甲流、IPV、bOPV、EV71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重點、急需疫苗。完成檢驗保健食品樣品36個(含有檢驗項目211項次),化學品、消毒產品、環境、化妝品、普通食品等樣品29個(含有檢驗項目84項次);完成委托理化檢驗1348份,21808項次。完成從業人員體檢82902人次、預防保健及常見病診療85678人次、累計治療艾滋病患者2245人。
(十)保障刊物出版質量。《應用預防醫學》、《健康生活》、《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信息》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年鑒》4本刊物定期、按量出版發行,均沒有出現導向問題和重大差錯。《應用預防醫學》雜志已通過中華預防醫學會審核,正式加入中華預防醫學會系列期刊;《健康生活》雜志在抽查審讀時,因傳遞“科學、健康的生活理念”而得到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肯定。
三、積極謀劃,創新發展,多項重點工作取得突破
(一)順利開展2017年度專業技術空置崗位競聘工作。 解決了近幾年困惑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競聘工作難題,順利完成了200名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崗位變動聘任及工資變動工作,維護和保障了干部職工的切身利益。
(二)在職在編人員的績效工資獲得財政全額保障。 是通過努力與自治區衛計委、財政廳溝通和申請,首次實現績效工資改革以來中心2018年在職在編人員的績效工資獲得財政全額保障,大幅減輕中心經濟壓力,為下一步解決全區市、縣疾控中心實現績效工資獲得財政全額保障起到了帶頭作用。
(三)匯春路危舊房改造項目進展良好。 2號樓已完成結構封頂施工,1號樓已完成19層結構施工,完成了1.5億元人民幣的國開行申請貸款事項,保障了中心干部職工的重大民心工程順利推進。
(四)穩步推進桃源路項目建設。正在爭取發改、規劃、城建、國土和區直房改辦等部門支持,申請與匯春路項目合并規劃建設。
(五)BSL-3實驗室建設順利通過科技部現場評審,完成BSL-3實驗室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并印發頒布。
(六)應急物資儲備大樓建設項目完成竣工驗收。理化、微生物和轉化醫學實驗室裝修通過竣工驗收; 疫苗冷庫建設已完成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七)廣西疾病預防控制技術服務大樓項目已完成項目建議書并上報自治區發改委受理。
(八)與中國疾控中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揭牌成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實驗室檢測技術合作(廣西)中心。
(九)認真履職盡責,奮力推進脫貧攻堅。全年組織開展扶貧活動達36次,調動中心黨員積極投入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全年共捐款36655元,按照“八有一超”脫貧標準,中心幫扶的23戶貧困戶中有22戶已脫貧,完成了脫貧摘帽“雙認定”工作。
四、獲得榮譽
一年來,中心獲得國家衛生計生委“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先進單位”、自治區衛生計生委“2016年傳染病防控工作先進單位”、“中國衛生計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疾控分會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獲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頒發的“農工黨中央參政議政工作先進集體”、“2017廣西分析測試協會突出貢獻會員單位”;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代表隊獲全國衛生應急技能競賽團體三等獎、廣西衛生應急技能競賽團體一等獎,突發中毒處置代表隊獲廣西衛生應急技能競賽團體二等獎,工會榮獲“2016年度自治區直屬企事業工會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上一篇:自治區疾控中心開展突發火災逃生應急模擬演練
下一篇:喜報:我中心獲得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